吉力说-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 首页
  • 关于吉力
  • 现金流投资
  • 保险
  • 个人成长
  • 财经分析
  • AIGC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创造被动现金流,保险保障,以及个人认知,实现自由自在的生活
  1. 首页
  2. 保险
  3. 正文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我们该怎么做 —— 我在MDRT Day分享了什么?

10/18/2023 0条评论

自从今年1月之后,我们都恢复了正常的生活,来往内地和香港,也不再是一件麻烦事儿,十一假期的消费数据也超过了2019年。不过,站在一个保险人的视角上,你觉得今年比2019年更好吗?我们所面对的市场与之前一样吗?

在6月时,大老板W大提名我报名参加MDRT Day的分享遴选,最终很有幸能够担任第一天开幕的主讲者,我分享的话题就是《在我们工作中专注于不变的事儿》。

由于今年MDRT Day首次在香港西九龙戏曲中心举办,能够入场的观众大约也就一千多人,很多朋友没有能买到票,或者无法到香港出席,所以吉力也简单把自己的演讲观点通过文字进行分享,希望也能抛砖引玉。

提醒:下文内容并非此次分享的完整演讲稿,并且还加入了部分因为时间关系而没有在分享中提及的内容。

为什么2023年不同于2019?我想大家自己能够有各种切身体会,无论是企业家、中产还是高净值客户,其实都面对相当大的挑战。

以至于我有遇到朋友问:去年这时候我已经做到COT了,今年却连MDRT还差一点,能否给我“把把脉”?

其实你和身边不少客户或者朋友聊聊就会发现,在过去三年,大家也都觉得“熬一熬,就过去了”,所以对于未来的紧张感并不强烈,甚至还抱着美好的期许。可是2023年,很多幻想都破灭。我和一位做香港本地市场的朋友聊,问她感受到的情况如何?她说,不怎样,今年反而有很多店铺关门结业,都挺过3年了,没想到解封后不如预期。这就是我们所面对的现况。各行各业都和3年前,有很大的不同。

The only thing that never changes is that everything changes.

唯一不会改变的事儿,就是一切都在改变。

市场环境,客户心理,以及竞争情况,都在不断变化,只不过过去3年,似乎让这样的变化显得“暂停”了下来,放在2023年,一次过显现。

如何面对变化?我非常喜欢Amazon创始人Jeff Bezos的观点。

他说,他经常被问到:未来10年会发生什么变化?能否预测一下?但他从来没有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未来10年有什么是不会变化的?

我以前在得到大学高研院学习时,也听过一位同学的分享。他是一名造船工程师,他说,一艘军舰会服役很多年,甚至于之后还要考虑到很多改装,或者小范围重新设计从而适应新的科技变化。如果所有的部件未来都需要重新设计制造的话,那成本根本无法控制。所以,他们在设计一艘船时,会去思考:无论其他部件如何更改,有什么是不会变化的?那么这个不变的部分,就要能够设计成未来能适应可预见的改变。

用“不变”去应对“变化”,这才是我们应该要去做的事儿,而不是永远追着变化屁股后面追赶。

那我们的工作中,有哪些是不会变化的呢?我觉得还是要从客户角度去出发思考。

我想到曾经读过香帅老师的一篇文章,她提到她自己对于未来期望的朴素观点:家庭收入能够稳定且跟上通胀,不会为了钱而发愁;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读上孩子自己喜欢的学校,喜欢的专业;家庭能够抵抗住疾病意外风险,不会因病致贫。

你想想,无论钱多钱少,这是不是我们每个人最根本的期望?

那么,根据这样的期望,我们能够做些什么事儿呢?

我在分享中“抛砖引玉”提出的三件事是:安心保障、专业建议、以及有温度的服务。

安心保障是保险的立足之本,哪怕如今热卖的储蓄险,它本身依然起到的是保障型的作用,之后我会举例说明;

客户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想得那么远,所以需要我们站在他们角度的专业建议;

可是我们绝对不是医生律师那样整天摆着一副“Poker Face”,我们毕竟还是属于服务行业,那必须给到“有温度的服务”。

具体三点分别是什么呢?别着急,继续看。

说起安心保障,医疗重疾这样的老生常谈不用再说,不过这并不代表不重要。相反,未来老龄化、少子化社会,医疗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甚至于会直接决定老年生活的品质。未来医疗社保基金的情况都不确定,想避免被养老院看不起的话,还是自己准备好充足的医疗保险为好。

吉力在分享时,提到的安心保障,却是另外一个话题:留学断供。

我相信读文章的你,对于这个概念并不陌生,我也不展开说。避免留学断供,是不是一种安心保障?如果孩子从高中就出国留学,到了大学阶段,家里实在没有钱再资助,请问,孩子怎么办?她连回内地高考的资格都没有,因为连高中都没有毕业啊!

在未来经济大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如果父母没有把孩子留学的钱放在一个安稳的工具里,谁能保障留学断供的事情不会发生?更别说未来留学费用只会越来越高,教育通胀速度要远远快于CPI!

有朋友说,我把孩子留学的钱都准备好了!我问:放哪里了?他说:股票和房子...... 我的天,这年头A股啥行情,烂到什么地步,难道不看新闻的?卖房供孩子出国留学读书?你真确信这房子将来能够卖得出去?如果国家希望减轻房子供给的情况,那么必然就会发生让更多人买得起一手房,相反对于二手房交易则会打压。未来房子的流动性会相当低,希望靠卖房养老和提供教育金,我觉得应该要谨慎再想想了。

也有朋友说,那我不出国留学,就不用为孩子准备了吧!

没所谓,每个家庭都有为孩子做不同打算的想法,比方说,我同样不希望孩子出国留学,如果她将来想考国外大学,那就凭自己本身去拿奖学金,凭什么老爸老妈留学都是全奖,到她这里要父母自费?没这个道理。

但我就不为她准备任何东西了吗?相反,我会为她成人礼准备一份大礼包:未来“最低生活保障金”。这笔钱明确是为她准备好的,以后根据香港或内地正常生活开支,每个月给她,能够让她慢慢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喜欢做的事情,哪怕这些事情并不赚钱,比如去做NGO工作也不错。

但想要躺平,过上奢侈的生活?那抱歉,我养不起,也不想养。除了这笔资金,也别想从我这边拿更多的钱。我们的钱是我们的,和孩子没半毛钱关系。这就是我的家庭理财理念。

因此,就算不为了留学,我同样需要准备一份“安心保障”给到孩子,未来能够有稳定的现金流去支持她的最低生活消费,这难道不也是储蓄计划的意义吗?

那什么是专业呢?把产品和逻辑讲清楚,那当然是必须的,我觉得这都谈不上专业吧,毕竟是基本功的事儿。

我在分享中则提到了这么一封“理财师的道歉信”。这封信在我的吉力说公众号里也分享过。让我觉得非常气愤的是,为什么会有90多岁,等着钱看病用的,会去投资他们的信托产品?为什么会有企业家动用公司投资项目的钱,去投资这样的产品?

“理财”真的是一种“卖金融产品”的代名词,还是我们真正理解的,打理自己的财产?

其实,我们保险人自己也常常会有这样的问题。很多新人总会想知道:我遇到怎样怎样的客户,应该推什么产品?我一听到后,就会立刻禁止,我会反问:你有没有了解客户真实情况和需求?他需要什么?而不是我们“推给他什么”。

甚至于,我们的专业范围是不是可以比保险更加广阔一些?

我常常问同事,你们家的理财,是全部all in在保险上吗?同事摇头:这怎么可能嘛!有些喜欢折腾的,也当然会买些股票、基金,最简单的就是会去存定存。

那么,为什么我们从事理财工作的,不去展现自己家是怎么理财的呢?

理财其实和钱多钱少没有关系。很多客户也比我们有钱的多,在他们眼中,我们也都是穷人。但拿着几万、几十万,或者几百万,也都需要理财呀。客户配置保险,本身也是作为理财的一部分,那么其他部分,我们能不能同样专业地给客户些建议?这样反过来,我们再建议如何用储蓄计划匹配其他的投资理财工具,这样是不是更有说服力?

所以吉力会写非常多关于其他投资理财,特别是现金流投资的话题,因为这是我为我们家,为了我孩子将来的“最低生活保障”而做的。我也希望有更多朋友会认同这样的投资理念,把储蓄保险和其他的投资结合在一起,逐步实现自己和孩子的财务独立。

最后的服务方面,就不再这篇文章里提及了,如果感兴趣,有缘可以约线下聊,或者将来在其他吉力的公开课里大家再见。

分享一张末尾的PPT,财务自由。如今很多人觉得财务自由是个非常遥远、不可实现的大词,这也说明我们需要重新正视理财观和财富观。

我觉得我们工作的目标是:自己和客户们都达到财富自由!

这里必须要强调一点:是我们和客户都能达到,而不是像某些基金经理那样,把客户的钱都亏得差不多了,自己的管理费却赚得盆满钵满,然后宣布离职退休!这些简直就是人渣!

在MDRT Day的其他分享中,有一位讲者也提到了“Give and Take”的话题,想要得到,那么就先要付出。

能够得到这样的平台,在戏曲中心这样的舞台上,给上千人做分享,原因也是在于我一直通过不同的渠道输出,慢慢地得到各方面的认可,获得这样的机会。

不过你问我在输出很多文章和视频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将来要怎样怎样?完全没有。因为输出时,最大的收获者,其实是自己。让自己的思维得到逻辑化地整理,能够让自己的表达更加得清晰,你觉得受益者是谁呢?

希望也会对你有所启发。

标签: 暂无
最后更新:10/18/2023

吉力

Attraction志同道保险团队长, 迈向财富自由之路的保险人。 通过我的个人网站,你能更好地认识我, 从我的分享当中,收获启发。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财务自由之路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原来投资风险不来自于股价波动,而是一条短信... 从翻了一倍多的内银股看“股票的复利回报” 投资美股要收税了? 对美元升值导致TW保司巨亏!那香港保司会如何? 专业的现金流投资者,回报能跑赢指数ETF? 在IB券商,像巴菲特那样“借钱”投资日本五大商社,怎么做?
亏麻了怎么办?关掉关掉!2025年4月小结哦哟!友邦公布的2024年分红实现率是这样的给孩子投保香港储蓄险,如果离婚,要分割?我的退休策略:靠股息生活,而不是靠卖股票黄金至今跑赢股市,还值不值得投资?第一支女儿红,2019 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 Pauillac
贫富差距两极分化,才是正常社会发展 GPT Deep Research给出的查理·芒格 100 个思维模型研究 看股息来投资,“刻舟求剑”确实是个大坑! 美国最有钱的1%,他们是怎么投资的? 建立永续股息增长10-11-12系统 年化回报5.33%免税的美元“货币基金”ETF?
联系吉力

标签聚合
友邦保险 国际家居零售 中国银行 KR SCHD 长江基建 电讯盈科 MO 农业银行 1Wx1W
小广告

COPYRIGHT © 2023-2025 吉力说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