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这么一条新闻,搞笑的是,网上很多网友竟然还评论说:你看,香港完蛋了吧?
新闻是这样的:
金管局今晨再注资 605.43 亿港元,单次注资再破纪录。 美元弱势,港元汇率兑每美元长时间触及 7.75 强方兑换保证,金管局资料披露,根据联系汇率机制,在美股收市后,再接 78.12 亿美元沽盘,银行体系结余将升至 1613.84 亿元。
自上周五美股收市后,因触及强方兑换保证,金管局已开始承接美元沽盘,向市场注资465.39亿元,连同昨日亚洲交易时段金管局注资的95.32亿元,3度接钱累计注资1166.14亿美元。
之所以金管局要“接钱”(接美元,卖出港币),都是因为要维持“联系汇率”。
从1983年开始,香港采用了一种被称为"联系汇率制度"(Linked Exchange Rate System)的制度,将港币与美元挂钩,这意味着港币的价值与美元保持一定的汇率。
如果外国资金大量涌入香港,需要兑换港币,那么港币需求一下子增大,港币兑美元的汇率就会提高(最基本的经济学需求理论),当港币兑美元汇率升到7.75时,金管局就有出手,从市场里买入美元,卖出港币,从而使得市场里港币资金更加宽裕,避免汇率进一步提高;这就是“强方兑换保证水平”。
相反,如果资金流出香港,大量卖出港币兑换回美元,港币汇率就会下跌,一直跌到7.85时,金管局就会出手,从市场里买入港币,卖出美元,避免港币汇率跌破7.85,这就叫弱方兑换保证水平。
其实,当金管局要“接美元,卖港币”时,对金管局是完全没有压力的。
港币本身就是美元的“兑换券”,除了10港币之外的港币纸钞,上面都有“凭票即付”这四个字,意思就是:凭港币这个“票”,可以兑换“美元”。
因为香港不存在外汇管制,所以你的银行账户里有港币的话,可以随时兑换成美元,没有限额。对于普通人而言,“凭票即付”这四个字,也算是成立的。
(插一句:为什么10港币纸钞就没有“凭票即付”这四个字呢?那是因为,10港币纸钞是真正的“香港法定货币”,是由香港金管局——也就是香港政府,直接发行的。)
所以,如果大量海外资金涌入香港,需要港币的话,对金管局而言,相当于是拿着“欠条”去兑换美元,银行体系结余将升至 1613.84 亿元。
而在2年前,2023年5月5日,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跌到445.27亿港币,因为当时有资金撤出香港。
回头看上面的新闻,说金管局维持7.75的汇率,就说香港咋地咋地了,是不是文盲的表现?
为什么最近港币汇率会上升呢?
那是因为美元汇率在走低,整体亚洲货币汇率都在上涨,隔壁弯弯的台币兑美元升了3%。
金管局官方的说法是:主要是由于股票投资相关的港元需求有所增加。
不管如何,香港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是毋庸置疑的。联系汇率已经被考验过N次了,最近的一次就是2年前,金管局不断卖出美元,香港银行体系结余不断下降,坊间各种传闻说最后香港没钱,无法维持汇率。扯什么蛋呢......
香港金管局有足够的“弹药”守住联系汇率制,增强大家对香港金融的信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