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看我分享现金流投资,建议用优质的分红股或者分红ETF来实现,觉得挺不错,但有个疑问:
吉力,既然你觉得这样投资方式很不错,那为什么还要建议配置分红保险?就是因为你是卖保险的么?
讲道理没用,我们讲个故事。
如今谁是世界首富,似乎每年都有不同,但如果一个人没有“瞎操作”,那么如今世界首富必定是他,毫无争议。
这个人就是比尔·盖茨。
在微软1986年IPO时,盖茨持有微软49%的股份。上市后,他只是做了少少的套现,金额并不大。
在1995年,他开始通过他的私人投资公司Cascade Investment进行各种多元化投资。
赚钱了吗?当然赚了,但是,他这些投资的钱哪儿来的?
是卖出微软股票筹集的。
如今盖茨的身价大约是1240亿美元,但假设微软49%股权持有至今,那么仅仅这些股份的价值就高达2万亿美元!
他的“多元化投资”,让他的身价缩水了接近90%。
当然,通过那么多年增发股份,股权激励而导致的股权稀释,比尔·盖茨哪怕不套现股票,也不可能持有IPO时那么大的份额,但这都不影响我们的观察:
他如果不做任何其他投资,只要不卖出微软的股票,什么都不做,都可以比现在更富有!
那么,我们站在这个角度看,盖茨是不是很傻?他和他私人投资公司的专家们,决策很糟糕?
如果这么想,那么正好咱们升级一下投资认知。
在30年前,盖茨卖出微软股票,进行多元化投资组合的那一刻,他和他的投资团队面对的未来是无数个充满可能的平行世界。
就如同奇异博士看到的未来那样,他所持有的微软股票,有可能会变得像现在一样极为富有,也有可能微软会破产,他一无所有。
在未来的可能性里,这些都是存在的。
如果他卖出了部分股票,采用多元化投资组合,在无数的结局里,他或许失去最有钱的选项,但也避免了一无所有。
在剩下的所有可能性里,他始终都是富人,而且是世界首富之一。
你还觉得,他们的决策很傻,很不明智么?
人和人要的东西不一样,即便是同一个人,不同阶段要的也不一样。
比尔·盖茨成立私人投资公司,是在他母亲去世之后,她母亲的遗愿是期望他能够更多为整个社会做出贡献,而不仅仅是微软这一家公司。于是,盖茨就通过私人公司投资各个领域,包括后来成立基金会做慈善。
达到一定程度时,追求金钱的数量本身,根本就没有意义。
10年前,也有一位大客户跟我意味深长地说:钱到我们这样的地步,再多也只是数字游戏罢了。
当时我觉得“真凡尔赛”!可如今也认可,金钱对于生活品质的改善以及幸福度,是符合边际递减的。
最近火爆的电影《F1》,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最后一幕,布拉德·皮特主演的桑尼·海耶斯面对金钱,面对友谊,面对自己真正有兴趣去做的事儿,他是如何选择的。
人活成他那样,才叫人生!大部分人,真只是牛马罢了。
很可惜,很多事儿是教不会的,只有财富达到一定程度,才能真正理解很多东西。
为什么我在通过分红股获得现金流的同时,依然配置分红储蓄险,且这么建议?
因为正确的投资从来就不是一味追求最高回报,选择“最好”的那个。如同盖茨面对的平行世界一样,我们可以抛弃“最富有”的结局,来避免“最贫穷”的结果。
分红储蓄保险不会让任何人暴富,他无法帮你达成“最富有”的未来,但是它能够帮你守住底线,在各种万一的情况下,你庆幸还有这么一笔资金,安稳地帮你守富、增值。
因为,人生只需要富一次。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