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到吴军老师回答“富不过三代”的问题,觉得挺有意思,之前在拍短视频时也被问到这个问题。
这不仅仅是一个八卦问题。对于高净值以上的家庭,这对于我们孩子教育有什么启发?如果是中下层阶层,富不过三代的现象,反而是不是件好事?
富不过三代,正不正常?
先直接说答案,很正常。
自古以来,统治者对于富人都是非常防范的,基本上逃不出“养肥了就杀”的套路。不仅仅是咱们东方,西方也是一样的。
去过苏州玩的朋友,一定都会去沈万三故居逛逛。
富可敌国的沈万三就是被朱元璋给流放云南,家产抄没。为啥?
太高调者,必死。
朱元璋定都南京,要修建城墙,于是大臣建议找富户要钱,当时最有钱的是谁?当然是沈万三。
沈万三当仁不让,愿意出资,甚至还要“包下半座城”,另一半朱元璋自己负责。
结果,朱元璋主持修筑的南京城西北面还没筑好,沈万负责修筑的南京城东南面,居然就提前竣工了,搞得朱元璋很没面子。
这里还有个坊间传说,朱元璋负责建筑的那段城垣中,有一个城门,总是建不起来。有人就对朱元璋说,沈万三家里有一个聚宝盆,是宝贝,有灵气,若拿来埋在城门脚下,可以镇住邪气,城门就不会坍塌了。
这分明是个要整沈万三的鬼主意。
沈万三只好献出“聚宝盆”。让朱元璋拿去埋在城门脚下,结果,城门果然建成了,并命名这个城门为“聚宝门”。现在依然名称未改,游览南京的人,都喜欢去看看这座城门,沾沾宝气,也好发财。
沈万三提前筑完城墙还不过瘾,又主动提出为朱元璋犒军,朱元璋说朕有军队百万,你的恩惠能遍及百万雄师吗?
沈万三听见了,就对朱元璋承若,愿意拿出钱来代替皇帝犒赏。说自己多了拿不出,每个士兵犒赏一两银子,还是可以做到的。
朱元璋的一句话,就决定沈万三的命运:“匹夫犒天子之军,乱民也,宜诛之”。
马皇后劝谏:民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
这里,我就贴一张图,大家自己参考。
西方对于抢劫富人更是正常,到中世纪,那就是教会出手“掠夺”,富人的继承人还能继续有钱的很少。
如今美国、英国和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保留了遗产税。不允许实现无成本的财富代际转移是这些国家的共识,遗产税就是把这样的“掠夺”给合法化。
你说,美国不是可以通过慈善基金会和信托的形式来避税么?
慈善基金会要求每年5%的资产要进行慈善捐助,继承人可以担任基金会的管理者,从而领取收入开支。但5%的捐款要求以及维持基金会运作的成本,你想想能维系多久?
美国的一些老牌基金会,比如洛克菲勒基金会,在以购买力来计算的财富比当年要缩水很多。
信托虽然没有捐赠的义务,但是一般信托的投资都比较保守(委托人怕后代乱投资),每个孩子可以领取固定的生活费。但是如果子女过多,领钱的人越来越多,信托资金也可能会见底。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有些家族信托会强制给每个子女投保寿险,受益人是信托,等子女去世,领取的理赔金汇入信托资产,从而“叶落归根”。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包括很多985学霸爸妈都没有明白的:均值回归。
两个清华北大毕业的夫妻,他们子女还能够读清北的概率极低。
历史上,一般都是开国皇帝最牛,随后一代不如一代。
这其实很容易理解,如果不牛的,压根做不了开国皇帝,比如朱元璋,能成为“养蛊”游戏最后一个胜者的,能不牛么?
一般第二代皇帝也不会太差,毕竟从小跟在老爸身边打天下,耳濡目染,一般也能有军功在身,镇得住场。很可惜朱元璋钦定的接班人朱标太短命,否则哪有朱棣啥事?谁跟你去玩天子守国门?
可是,三代之后,无论是体力、精力,都不可能比得上爷爷爸爸了。生长的环境不一样,愿意没苦硬吃的毕竟是少数人。再加上身边自然会出现各种牛鬼蛇神,没军功可捞,那捞啥?钱呗。
仅仅到了朱元璋的五世孙,就出现了扭转明朝运气的“大明军神、瓦剌留学生”明英宗。
一代人中彩票,那是运气好。两代人都中彩票,那是祖坟冒烟。你期望三代、四代,每代人都能中彩票,那就过分了吧?
读书天赋这事儿也是一样的。当年能考985,和天赋有关系,可是当年也没现在那么卷,小镇做题家们一心想要通过高考,走出自己的家乡,改变命运。可如今,还有多少孩子有这样的抱负?
做生意其实也是类似。所以不是有这么一句话,不怕二代纸醉金迷,就怕要证明自己。
要知道,创业成功是要看“天时地利人和”的,父辈当年的环境和现在完全不同,当年能干的事情,现在可能已经不能这么干。很多创一代是实在没办法,才下海创业的,根本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破釜沉舟的心态,二代有么?
最后,富N代未必都对管钱感兴趣。
很多中下层或许不理解,管钱其实件挺无趣的事情,越懂财务越明白,这事儿没什么乐趣。既然根本不愁吃穿,为什么不学艺术、学音乐、学表演,从其他地方获得成就感。有钱就有地位,就有人认同?更何况,这钱又不是自己赚的。
所以吴军老师都说,他接触非常多有钱人,他们很多人的孩子对管钱是没有兴趣的。
富不过三代,对于中下阶层其实是件好事。
整个社会最怕的是:钱进入财富黑洞之后,不再流通。把银子全部埋入土地,这笔银子就从流动财富里消失了,整个社会的财富其实是减少了。
国家应该想尽办法让财富不能轻易传过三代,明着暗着抢都行,一定要让富人的财富在社会上流通起来!所以,咱们中国的遗产税和赠与税必须、必须、必须尽快推出!
对于高净值以上的家庭,我们要认可这个正常现象。如果孩子不愿意接班,或者根本没有兴趣管钱,那么就用好保险、信托这样的财富工具,让他们做个“没野心的富家翁”就行了。
要证明自己?去其他领域,艺术、音乐等都行,绝对不允许拿自己家的钱瞎创业!
就好像我并没有计划让孩子出国留学,特别是还要自己支付学费的那种。
她老子当年去美国、来香港留学,都是拿全额奖学金的,出国前爸妈给了我多少钱备用,回国时我都还给他们了。自己还能存下不少钱。
现在轮到我女儿,我为什么要为她支付留学费用?她有本身就自己拿奖学金啊?凭什么问我要钱?学费贷款也可以啊!
若有幸,我们家的可投资资产能够达到A9的水平,那我就给她去成立一个信托,把给她的资产都放入信托中,每个月领钱生活,离婚啥的,她配偶一毛钱分不到。这样,我也觉得是对她尽责了。
如果未来没后代了,就捐给慈善机构或政府都行。操那么多心,累不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