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力说-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 首页
  • 关于吉力
  • 现金流投资
  • 保险
  • 个人成长
  • 财经分析
  • AIGC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创造被动现金流,保险保障,以及个人认知,实现自由自在的生活
  1. 首页
  2. 个人成长
  3. 正文

不把孩子往国外送,就是“缺乏教育”了?

10/16/2024 0条评论

我一直是吴军老师的粉丝,他的书和得到专栏我也一直追看。这两天他谈到孩子教育的话题,却让我觉得有不同的见解,特别是在送孩子出国留学上。

他在这两天的专栏文章里,提到了这么三个案例:

几个月前,我读到这样一个帖子,文中举了三个例子,量化分析为什么出国不划算。这三个例子颇具代表性,我把它们整理了一下,你不妨听听。

第一个例子来自一个高收入家庭,家庭年收入在百万左右。孩子正在上初中,成绩中等。家里原本打算送他出国,以避开国内的升学压力,并且准备好了300万。但是后来一算账,觉得现在留学生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吃香了,很多人回国后,月薪就8000,一年也就10万。于是家里就在想,300万都能保孩子30年不工作了,为啥要留学?最后全家决定把留学、教育投资的钱省下,给孩子买房、买车、过日子。至于将来,孩子是上二本、三本,随他去。

第二个例子中的家庭,条件也不错。家里是搞金融的,过去的年薪也很高,在北京有两套房。原本打算把孩子送到国际学校,但是现在却把她送进了普通高中。虽然这样会面临高考的压力,但是家长想到孩子就算上了好学校,也未必能找到好工作,不如把钱攒着,将来也够她花的。

最后一个例子是互联网大厂家庭的孩子。孩子还小,成绩不太好,原先尝试卷娃行不通,现在就放弃了。也想过让孩子走各种捷径,比如将来让他拿个海外身份,再回过头来考内地高校。但想通了之后,孩子也就放养了。

对此,我的一位朋友感慨道,这都是什么家长,生在这样家庭的孩子真可怜。

吴军老师之后用了两天的专栏,基本表述这么一个观点:

任何真正关心孩子未来的父母,应该给他们提供的是良好的教育,而不是将来生存的金钱,而教育的投入是不能算回报率的。孩子都能走多远,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总不能觉得他们走不远,就限制他们出门吧。

我非常认可这些观点,但是无论在举例还是言语中,吴军老师都因为自己身处的环境和自己的经历,似乎把“让孩子出国留学”等同于“给孩子良好的教育”。

如果是常春藤、Stanford这样的名校,那么他们属于“良好的教育”,这无可厚非。但是,若孩子本身能力现在并未体现在学习上,甚至在体育、艺术上都看不出什么天赋,仅仅为了避免应试高考,而选择出国留学,是不是就属于“良好的教育”?这点我并不认同。

我们家在孩子幼升小时,选择走直资、私立学校,而并非国际学校,因为我们不希望她那么小就在一个“我们都计划未来出国留学”的氛围中。我自己本科毕业就拿全额奖学金去美国留学,身边也有非常多拿了全奖的Ph.D的留学生朋友们,大家在美国的生活是不是真的都“为了更好的教育”?未必。干什么的都有,连自杀和枪杀老板的人,我曾经都有过交集。

如今能够走出的机会大把,无论是旅行、旅居,还是Gap Year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其实都是“走出去”的一种方式。是不是一定要砸钱在孩子出国留学上?至少我觉得,这年头真未必。

同时,不出国留学,就意味着孩子没有更好的教育?当然不是!

哪怕像吴军老师提到的这三个例子,我相信这样的家庭依然会让孩子去上自己喜欢的兴趣班,发展自己的爱好,甚至于因为不再内卷,孩子过得更加开心,也很可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点。或者说,这样的家庭能够有更大意愿带孩子出国旅行见识世界,将来要出国留学的话,凭着自己的能力去申请奖学金,或者自己去承担教育贷款,这难道不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投资?

作为父母,我们真不能保证孩子的基因是否和我们一样能在成绩上拔尖,至少我不会这么期待我的女儿。但我能保证的是:我准备好足够的资金,让她在成年后,每个月都能获得稳定的“家庭低保收入”。无论从怎么样的大学毕业,她都能有更多的选择,哪怕因为梦想追求,去做一些不那么赚钱、不那么让人羡慕、光鲜亮丽的工作,但只要她喜欢,她就没有金钱上的压力和负担,能保证最基本的生活开支。在走出大学后,还有那么漫长的人生,用更成熟的思维去思考自己选择怎样的生活和职业,不是更好吗?

在她成长期间,只要她喜欢尝试的兴趣,我们都让她尝试,只不过必须和她沟通好:如果一旦开始,已缴纳学费的课程必须上完,哪怕最终发现不喜欢,都不可以中途放弃!她必须做到,否则未来我们不再答应她新的请求。因为我觉得,信用是做人最基本的底线。在这个过程中,说不定能够找到她真正擅长的呢?

当然,如果她真有能力去常春藤名校,或者在学术上真能突破,我就愿意把这笔钱投入到她的本科学业中。硕士博士?那就像她老爸一样,拿全奖吧。既然走学术路线,又有什么理由还要老爸自费的?

所以,不要把“不参与内卷”的父母贴上“不重视孩子教育”的标签,这是相当不公平的!并且,砸锅卖铁让孩子怎样怎样,反而给孩子背上更加沉重的压力,那才是给孩子“规划必须走的路”,孩子痛不痛苦?可以想象。

无论教育能不能有回报,归根结底,孩子教育依然离不开钱。为人父母,我们决定不了孩子的前途,但是我们却能保证他们未来“不需要为钱担忧”。

标签: 暂无
最后更新:10/16/2024

吉力

Attraction志同道保险团队长, 迈向财富自由之路的保险人。 通过我的个人网站,你能更好地认识我, 从我的分享当中,收获启发。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财务自由之路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原来投资风险不来自于股价波动,而是一条短信... 从翻了一倍多的内银股看“股票的复利回报” 投资美股要收税了? 对美元升值导致TW保司巨亏!那香港保司会如何? 专业的现金流投资者,回报能跑赢指数ETF? 在IB券商,像巴菲特那样“借钱”投资日本五大商社,怎么做?
亏麻了怎么办?关掉关掉!2025年4月小结哦哟!友邦公布的2024年分红实现率是这样的给孩子投保香港储蓄险,如果离婚,要分割?我的退休策略:靠股息生活,而不是靠卖股票黄金至今跑赢股市,还值不值得投资?第一支女儿红,2019 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 Pauillac
在风雨飘摇中,找到安稳派息的避风港 现金流投资的优点和缺点是啥? 中植系员工退佣!你还敢做其他投资业务? 20年期美债都接近5%,是不是比储蓄保险更好? 你会用麦当劳给你的股息,去买麦当劳的汉堡吗? 日经指数上涨,内地日股ETF却跌停?又被割韭菜了吗?
联系吉力

标签聚合
农业银行 友邦保险 MO 电讯盈科 KR SCHD 国际家居零售 长江基建 1Wx1W 中国银行
小广告

COPYRIGHT © 2023-2025 吉力说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