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万维刚在得到APP精英日课的忠实粉丝,上个月万Sir的新书《人比AI凶》出版,自然要拿来读一下。
在第一章,就读到一个很有趣的概念:缩放定律。
啥意思?请说人话。
没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大力出奇迹!
如果你看最近不少刑侦类电视剧就会发现,很多案件基本上就靠对比DNA,以及CCTV的捕捉,这其实让“福尔摩斯”们觉得很无趣。
为什么我不爱看柯南?就是因为我觉得每一集他手指指向观众,其实意思并不是“真相只有一个”,而是“你们一群白痴”。他动找找,细看看,然后眼睛一亮,就知道凶手是谁,是怎么作案的了。可是,我看着却一脸懵。他是怎么推理出来的?难道我真的智商不行?
但现实刑侦工作,有大量的是时间并不是推理案情,而是“摸排”。以前,没日没夜地走访相关片区,看各种监控录像,四处采集并对比DNA。破案本质上不是一个推理游戏,而是一个无聊的排查任务。
说白了,探案也可以“大力出奇迹”,把无数人列入嫌疑人范围,然后用穷举的模式,一一排除。最后,就是答案。
穷举看似是“笨办法”,因为很花时间,但如今有AI的情况下,这事儿反而变得相当容易和高效。
相反,像福尔摩斯那样推理,本质上是启发式思考,这是很难用技术去优化的。
意味着,柯南确实很厉害,AI暂时无法替代你;但是若是为了破案,柯南根本不重要, 因为穷举模式可能速度更快。
穷举模式,符合缩放定律,Scaling law,系统性能随规模变化而变化,也就是,一份付出,就多一份收获。
皮夹克黄之所以每年都能让GPU的性能翻倍,根本不需要符合摩尔定律,靠的就是Scaling law;GPT 5这样的大模型,本质上也是“大力出奇迹”的结果,模型参数足够天量,效果可能就比小模型要更精准。万Sir在书中详细讲述了这些现象。
但作为一个保险人,我想到的:大力出奇迹,缩放定律,不也是我们保险销售的“必胜法则”么?
特别是对于新人而言。
保险新人常常听培训和师傅说:Activity is King。你要去多见人,多和别人聊!
但是通常在新人心中,他们在想什么?在想,我要准备得更好,才能去见人,和别人聊!我要再准备准备。
这两种模式,是不是很像刑侦里的排查和推理?
对新人而言,你有个毛线推理能力?你本身就缺乏足够的经验,怎么可能每天琢磨“如何一句话打动客户”,“怎样指望某一个大客户给你一夜暴富”?
你把PPT做得再漂亮,你都见不到客户,又怎么能成交呢?
相反,有很多能够做得出色的新人,他们不可能像资深同事那样专业,但是他们每天保持足够的见客量,足够多的电话,朋友圈和社交媒体上都有足够的活跃度,索要转介绍也变成自己的习惯。随后,还能保持学习产品和话术。
哪怕,一开始他在客户面前表现不一定太好,但十次、二十次、三十次之后呢?
对于大部分保险人而言,我们的工作同样符合“缩放定律”,一份付出,就多一份收获。这和打工族的绩效完全不同。
你觉得自己学习慢,没关系,这不是有AI帮助么?特别是像在我们Attractionz志同道团队,还有系统化的AI知识库支援,善加使用,绝对比99%的同业都专业,没有任何客户疑问会难倒你。
剩下的,就是大力出奇迹了呗!
当年我刚刚入行时,完全没有除了研究生同学之外的人脉,怎么办?那么就参加各种活动去认识人,几乎没有一个周末是在家里度过的,做义工、校友会、爬山,我都去,因为我知道,我只有认识足够多的人,被更多人认识,我才有机会被信任,愿意和我聊聊他们的财务保障需求。
同样,如今我的社交媒体上保持大量的输出,为什么?
一方面,我喜欢,我愿意这样来磨练自己的思考;
另一方面,这也是我的Activity,我希望被更多志同道和的朋友们看到,从而有机会大家聊下合作的可能性。
写得好不好?重要么?当然不!因为这本身就是大力出奇迹的事儿。
你明白该怎么做了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