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有不少朋友为了响应鼓励生二胎,太太只能选择一段时间做全职太太,这也是家庭的一种选择。
不过,是否值得?每个家庭都会有自己的衡量。不过,所有全职太太还是得明白,自己的这样选择在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是劳务市场上最不划算的工种!甚至还不如跑外卖和开滴滴......
你先不用着急争辩,只有认清自己在做什么,才能知道自己可以怎么保障自己。
我们得认可,全职太太也是一份“工作”,这份工作的辛苦程度和重要性,绝对不亚于老公在外赚钱,这个绝对不否认。但问题在哪里?
这份工作是没有市场公开的价值评估体系的!
比方说,哪怕跑外卖,开滴滴,你都知道跑这一单能够赚多少,一天下来能够赚多少钱?对不?这是一个公平的市场,你到底有没有努力,是可以直接用收入来衡量的。
可是,全职太太的劳动是没法量化的,你可以获得的回报——比如老公给的家用,是不直接和劳动时长或者劳动成果所挂钩的,只和你配偶的支付意愿和道德感相关!
这意味着,全职太太的议价能力是极度不对等的。你可以获得收入不取决于你创造了多少,而是取决于对方承认你创造了多少!
这也是为何一旦感情破裂,全职太太在经济上会非常弱势,“你不赚钱,对家庭没贡献”,常常会成为男人的理由。
如果一份工作不适合,咱们就换呗!但是,全职太太这份工作,却很特别,它有这样一个特点:
“雇主”替换你容易,你替换“雇主”极难!
对于全职太太而言,这个“雇主”当然就是老公。假设,真的感情破裂,这个“雇主”为了照顾家庭,也可以通过请保姆、家教来解决大部分问题,这只是付出金钱成本。只要这个男人有足够的赚钱能力,他当然有这样的底气。
可是,对于全职太太这个雇员而言,替换“雇主”不但意味着家庭关系的破裂,更是生计的断绝!这个成本是毁灭性的。
你说,我为家庭付出很多,了解家人的口味,孩子的独特习惯,家庭的管理模式等等,这些难道不是技能么?
没错,这同样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高度定制化”的。一旦脱离原来的家庭,这样的价值会急剧下降。更糟糕的是,大部分全职太太安于现状,也没有意识到如何把这种定制能力,成长为在其他职业上的通用技能。
你说,我为之前的家庭付出很多很多!完全牺牲了自己等等。我想问:如果一个女性在离婚后寻找再婚对象,说这些有没有意义?不用多说了吧?
所以,大部分全职太太只能信赖一点:我有个好老公。
任何ALL-In投资在一个收益有限、风险可能是Total Loss的项目上,怎么可能是个明智的决定?
道理不能当饭吃,鼓励不能当钱花,终身有靠听起来很美好。但真相是,靠地地倒,靠天天塌。
怎么办?
第一,把它当成一份真正的工作,开口要工资!把等额的家庭财产掌握在自己名下,既然你认为自己付出了很多,那么谈钱是最不伤感情的,该拿多少月收入,该得到多少年终奖,摆上台面上聊。
我们工作中听说过很多男人出轨后,净身出户的全职太太,真是悲剧!自己名下的财富,才是自己真正的靠山。
第二,给自己和孩子做好足够的保险,包括但不限于高端医疗、重疾,孩子的教育金和自己的养老金。
同时要求自己的丈夫必须买好足够的人寿保险,太太作为投保人和受益人,受保人是老公。如果连这种投保原则都不明白的,那么就得该来找我和我们团队同事们了!
任何工作都会有基本社保,全职太太难道不应该有更好的保障么?难道不是因为自己的男人,才让你做全职太太的?那他自然有责任为此给你100%的安全感。不是么?
最后,孩子上幼儿园之后,尽快找份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
因为咱们内地的婚姻法在给太太的赡养费方面简直吝啬到令人发指!你去看看在香港办离婚,男人会为此付出多少?不但要保证孩子有足够的钱上学到成年,还得保证前妻能够有足够的赡养费来维持离婚前的生活水平,直到再婚为止!
可是,咱们目前内地不是这样判的!那么,让自己尽快恢复工作赚钱能力,就是自己“平等谈判”的底气。
不要去考验任何人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