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A股、港股和美股看似都不错,网上看到很多人都在讨论蠢蠢欲动。似乎股市这个ATM又可以让你领钱了。
更有人自信地说:国家就是要靠拉高股市,从而发钱给老百姓,从而刺激经济。
真好,到底是谁给你的自信?
最近我在读碧树西风大佬的文章,其中谈到投资赚钱,就做了一段摘录改写式笔记,也分享给你作为参考:
金融行业和做芯片的码工,你觉得谁更容易赚钱,似乎是前者对不对?
零几年,国内芯片行业还处于低谷时,就开始做芯片的小伙伴们,到了2018年,因为美国限制,行业出现大爆发,很多仅仅做到小组长级别的人,都因为公司上市,分了几千万。级别稍微高点的部门经理,产品经理,甚至分到超过一个小目标。
作为对比,全职投资者里,如果启动资金也就是几十万,或者一两百万,能够翻几十倍,几百倍,能赚到几千万甚至一个小目标的,凤毛麟角!
也就是说,在A领域做到小组长,和你在B行业要做到高管,收益才是对等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很简单,因为在芯片行业里,前面的困难是肉眼可见的。
有上市潜力的公司很难进,都是985学霸,还有海归,竞争很大。进去之后,要升到组长,想分到期权,也是各种KPI要完成,没有免费午餐。
即使拿到了期权,能不能坚持十年甚至更久?你还会每天怀疑这份期权到底值几千万还是废纸一张?
所以,从你入职第一天就能看到,最终能够身家千万以上,很难。路径上每一个困难,每一处硬条件,都摆在你面前。
反观投资,你能看到困难吗?看不到的。因为没一关的门槛是没有“明码标价”的。正因为没有写,谁都想来碰一下运气。结果呢?
即使只是要赚到同样的钱,投资这件事的成功率也远低于上班。上班到合伙人你会觉得根本不可能,那凭什么觉得自己能够赚到相当于投资合伙人级别的钱呢?
打工人是给老板打工,是给人打工;投资人是给市场打工,换了个老板,老板已经不是人类了,但是实际上你依然是个打工的。你赚取的不是资本的钱,而是你这个人才华的钱。
市场这个老板比人类老板还刻薄得多,底层员工是金融消费者,干活不领钱还得倒贴,中层员工不赔不赚,用爱发电;只有高层才有钱拿。
你想想市场里有多少暗礁,有多少埋伏,多少资金动向,你完全不清楚。就好像你们单位来了个愣头青实习生,不知道利害冲突,不知道历史渊源,四处得罪人,他能平步青云么?你作为金融消费者,不就是市场这个单位突然进来的愣头青实习生么?
一旦你能够稳定盈利,你会发现其实是你自己脱胎换骨了,而不是市场奖励了你什么。
我们永远只能赚到自己认知里的钱;同时,也尊重他人命运。我知道大部分人是不听劝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