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力一直公开自己的定投记录,作为给感兴趣朋友们的一种理财参考。因为我觉得,作为理财顾问,最好的呈现就是自己真实的投资记录。如果自己理财都没有章法,怎么可能给客户适合的理财建议呢?最后不还是产品销售?
于是,在上个月,吉力全面更新了自己的定投记录网站:freedom.wangchenjie.com
在这个“朋友圈”式的网站中,我实时记录自己的定投。你感兴趣可以参考,但不要视为直接的投资建议。因为这部分定投只是我家庭完整投资的一部分。
有朋友看到我的定投之后,评论说:现在纳指那么高,还敢买呀!
其实我根本没有在意现在纳指是不是高位,估值有没有被高估,长期定投QQQ是我从2020年就开始执行的策略。哪怕在2022年一整年下跌过程中,我也定投到10月才“崩溃”暂停,然后在2024年4月后重新开启——这是一段惨痛的教训,在低位暂停定投,就是被股价所影响。
不过,因为朋友的提问,我也确实看到网上有大量人在讨论美股是否高估,是否很危险了。
比方说,xhs上就看到有网友说开始做空美股。
并且,现在也有很多人在晒美股记录。坊间不是有个说法:当所有人都在告诉你股票赚钱的时候,就是股灾来临的预兆么?
现在内地QDII投资纳指科技的ETF都超额溢价导致停牌,很多场外QDII都因为额度不够而限购。说明什么?大家都在投资美股。
那么,这股灾是不是就要来临了?
投资这种事儿,从来就只有“事后股神”,预测对了,你就牛逼。预测错了,就接着预测呗!反正停掉的钟表,一天都能对两次。你看各种媒体的预测,就联想下一个停掉的钟,就行了。
我的逻辑用这张图就能说明了:
标普500在过去3次“大崩盘”之前,市盈率都接近甚至于低于目前的估值。所以你说,现在估值改过高,也没什么大问题。
不过我反过来会看一件事:从长期来看,美股指数是不是在不断地波动向上?而且,别忘了,这个指数是价格指数,没有计入分红的。如果算的是Total Return,再拉开更长的期限,你或许会更加惊讶。
如果从1928年到2024年6月截止,按照20年年化平均收益来计算,平均年化回报率是10.3%。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拿着不动。
如果我们再看纳指100指数基金,以QQQ为例,哪怕在2000年3月,当年互联网泡沫破掉前买入,这1000美元的投资金额到了2016年才回本,但至今已经价值约5000美元,大约5倍。
假设,我们很不幸现在也是在大股灾的前夕,我们现在为了养老投入了100W,大约24年后退休(85-90这代啥都赶上的苦命人),这100W能够变成到500W。你觉得满意吗?年化回报率7%,至少我觉得很不错,和咱们储蓄保险差不多。
那现在是不是大股灾之前呢?
要知道,喊美股要大跌这样的话,从去年就开始喊了。如果从去年年底开始做空标普500和纳指100,那么这2024半年结应该是非常痛苦。
自认为“生在美国是自己最大的幸运”的股神巴菲特就在2020年股东大会上再次强调:Never Bet Against America。
既然我不认为自己比人家股神更牛,那么就安心听话,长期定投,长期持有直到退休时刻,那就行了。
在上涨阶段,说“坚持”,Stay the Course,其实是废话。是否真的能做到,只有在熊市里才知晓。
不过,我始终认为,短期的投资回报率其实并不重要,散户完全没有必要因为那么10%甚至30%的涨跌幅而追涨杀跌。我们要的是自己在退休时,能够有5倍甚至更高的回报。为什么要因为芝麻,而忘了自己出发前是打算要去捡西瓜的呢?
当有客户问我理财建议的时候,我始终第一句就是:你的目标是什么?
就好像你上滴滴,司机确认你的手机尾号,系统第一时间就显示给司机目的地和路线,没有目的地,哪来的路线?投资理财其实也一样。
为什么很多人最终在理财的路上会亏钱呢?还是不是因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里?只是期望前方1000米,我要加速前进!最终撞车是大概率事件。
把股市投资也当做储蓄保险来做,起码10年到20年以上的投资周期。标普500的历史告诉你,会有年化10%,你信不信未来也会如此呢?
现在指数估值高不高?我不知道,也不关心。我只关心,我有没有遵守自己的投资纪律。我的全盘理财规划,是否依然符合我的退休目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