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游客来香港,都会说:似乎商场里的游客没有以前那么多?其实,如果你在周末的中午去一些居民区的商场,真心是人山人海,停车场都是爆满的。
因为一般周末香港人会在周末中午一家人“饮茶”,所以很多港式茶楼的门口总是排队等号。
可是,一个商场仅仅靠餐饮是支撑不起来的,还得有很多人来买买买才行。
很显然,现在是香港零售的冬天。普通香港人要是打算周末去买买买,直接就去深圳了。这就是香港零售的现状。

领展公布的半年业绩,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作为香港最大的屋苑商场的业主,照理说当收租佬是非常稳定的生意,因为每个屋苑商场都肯定有711、各种超市、电信商、服装店、电器店等等,都基本上和奢侈品不沾边,跟内地赴港的游客数量关系也都不那么大。
就这样稳定的生意,这次分派竟然还是要减6%,并且还预期租金会继续下跌。
收租佬都那么艰难了,可想而知,香港零售行业的冬天有多冷。
曾经号称:一铺养三代?现在还能这么说么?
之所以我会非常关注领展,也是因为它曾经是我现金流组合中重要的成分股,甚至于一度被我认为是“没有亏钱、越跌越值得买”的标的。
可是自从2020年之后,他家就每况愈下,在两年前,我也彻底和他说了声:再见。当时也是在亏损了1/3之后止损。
我一直觉得,如果看好房地产市场,那么投资REITs,而不是亲自去买房子、买商铺、买工廈,是最简单的方式。
如今我的现金流组合里,也还是持有一些美股上市的REITs,包括O、ESS、PLD等,不过占整个组合的比重并不大。
收租佬的业务看似很简单,其实也有不少坑,因为你总会遇到“租霸”!
我在2022年时,也投资过一个医院地产的REITs,MPW,当时的想法也挺天真:医院总不会垮吧!租给医院、诊所的收租佬,又有什么风险?

事实证明了我的天真。谁能想到,美国的私人医疗体系也能够让他重要的租客破产重组,导致租金收入也受到很大影响。
因为租给医院不同于租给普通居民,要更换租客的难度和费用相当庞大,租客的财务问题也变成了它自己的现金流困境。于是在宣布下调股息后,股价暴跌。一支REITs,一天能下跌30%,这是REITs能干出得事儿?
真只能说一句:欢迎来到吃人不吐骨头的资本市场。
当时在MPW的投资上,我也是亏损了30%后止损。幸好仓位有限,影响不大。
可是,领展和MPW的投资教训,都让我明白:很多行业并不是我们外人看得那么简单,割韭菜的刀满天飞。
如果不懂,偏偏又要投资,那么至少要控制好仓位——如今基本上每支个股的持仓不会超过我总投资额的5%。
很多人把股市的投资风险看得太简单了,毕竟社交媒体上到处有人在炫耀自己的回报率,很少有人愿意承认自己亏了多少钱——毕竟,一定有人会说:那是你菜。
当你真的亏了,就知道:菜,才是散户的名片。谁让你逞能的呢?
最后,给你看一张我觉得实在搞笑的新闻:他们真心是不把老百姓的钱折腾完,不会安心的啊...... 都出的什么馊主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