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股市视为“赌场”,道理其实没错。
就如同风爷的一句话:有策略去赌的叫赌场,无策略去赌的叫赌客。
我想起香帅曾经引述过她老公,徐远教授的观点:如果你把股市视为一个赌场的话,那么最能获得安全回报的,就是投资这个赌场本身。在港股市场里,港交所竟然是上市的!那它是不是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呢?
当年我听完这句话后,觉得很有道理,就买入了港交所,后来也确实有一阵子节节攀升,但我最后也是有浮盈的情况下卖出,不想其他现金流组合一直持有,因为我觉得他的派息不稳定。
作为现金流投资者,我的策略就如同我的师傅Dividend Growth Investor那样,很简单,也很容易执行。
最近,他在通讯里,就提到了他目前关注的美股池子:
八月底做了一个小型筛选,关注以下几个特征:
- 连续派息超过25年
- 过去1、3、5、10年(包括最近一次股息增长)年均股息增长率超过5%
- 股息率高于2%
通过这一筛选,我得到了18家公司,作为后续研究对象。值得注意的是,我已经持有其中几家公司的仓位,未来也可能会新建或加码其它公司,只要我的基本面分析符合预期。(本通讯持有的公司包括:ADP、AFL、ATO、AWR、CWT、ITW、MCD、NEE、WTRG。)
他的投资方法也很简单:
如果看重一只股票,就每个月投一点,逐步加码,直到每个仓位的投资金额达到大约500至1000美元。我预计会在今年底前达到这个目标。(备注:他的演示组合是每个月投入1000美元,所以每支股票的投资上限控制在1000美元左右)
喜欢这些公司的原因,是它们的业绩相对稳定,且拥有天然的竞争优势。它们基本上是“必要的垄断企业”,因为受政府监管。此外,它们提供的是人们必需的服务,我认为即使经济衰退,这些服务也依然有需求,具备一定的抗周期性。
那什么时候卖出呢?他的策略更简单:
如果这家公司宣布暂停股息增长,他就不会在这支股票中进行任何增持;如果这家公司宣布股息削减,那么就卖出。
他自己也验证过,这样的策略未必100%正确,因为有些股票在削减股息后,能够慢慢涨回来。可是,DGI的观点是:不愿意去陪伴这些公司度难关,毕竟市场上还有很多好公司呢!
同样,即使某只股票大涨,但只要股息政策没有变化,他也不会止盈。
道理很简单,让赢家继续往前跑。你是一个销售团队的主管,你会把自己团队里的大绩优给炒了么?脑子有病呢?
还是那句话,这样的投资策略未必能够得到很多人的认同,特别是一些就是靠做波段的,就是有能力把握住低买高卖的牛人,那我敬佩你一句。
可是,如果你不愿意带我飞,不愿意每次买卖时也通知我一句,那你赚钱跟我有半毛钱关系呢?对吧?
在赌场里,我学了我能学会的策略,并且也能赚到自己满意的盈利,不就够了么?
相反,如果你没有自己的策略,还愿意杀入赌场和股市,那么你就是大家的那盘菜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