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股跌得一塌糊涂,原本这些美国公司很不错的基本面都被川普给搅得一团糟,变得前景不明。
宏观的事儿,咱们老百姓其实多看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记得在2022年股市持续跌跌跌的时候,我决定把富途APP给删了,因为当时会习惯时不时就打开看一眼股价变动。既然控制不了自己,那么删掉源头,是最简单的做法。
快三年过去了,虽然我又装回了富途APP,但是它已经不在我的手机桌面,我必须要手动输入,才能打开它。变相增加我打开的难度。
但更好地做法,我觉得就是出去走走旅行。最近就带家庭一起去了桂林的Club Med,孩子很开心,我们陪伴也很舒服。股市波动?谁有空去想那事儿!
当然有人也会问:毕竟自己的辛苦钱投入到市场里,浮亏了,还是很心痛呀?
我把Dividend Growth Investor的见解分享给你:
我的退休策略很简单,就是靠分红收入来生活。
一个成功的退休计划,关键在于你投资组合里的资产回报。而分红能帮我解决“每年到底能花多少钱”这个难题。有了分红收入,我就能清楚知道自己一年能花多少,不用猜测、也不用依赖那些复杂的历史数据模型。
我的“提款率”不是根据各种回测、曲线拟合出来的理论数据,而是基于今天能拿到的分红收入,实时根据市场情况调整。
分红是一种稳定且可预期的投资回报,每年什么时候发、发多少都很清楚,非常适合用来做退休收入来源。
更棒的是,分红往往会随着时间增长,增速甚至跑赢通胀,这样不仅能保值,还能让收入逐步提升。有了分红为基础的退休计划,理论上永远不会把钱花光,因为你不用卖掉资产,只靠分红就能生活,也就不用担心“顺序回报风险”。
我的花钱标准直接取决于当前的分红收入。
如果市场估值太高、分红率低,我就少花点;如果遇上大熊市、分红率高,我也可以多花点。这样灵活调整,远比死板地按照某个学术模型来提款更踏实。
分红还能很好地反映企业和经济的现状。经济好时,企业赚得多,分红也多,甚至可能比我需要的还多;如果经济遇到大危机,分红减少,我也会相应缩减开支。这种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的方式,比起依赖历史数据,更让我安心。
我喜欢靠当下真实的分红收入来安排生活,而不是去幻想历史或理论上的投资回报。
当然,前提是我的投资组合要足够多元化,分红来源广泛,选的企业要有持续盈利能力和分红安全边际,同时尽量控制成本和费用。
至于投资组合的市值波动,我其实并不在意。股价涨跌只代表市场的“情绪”,有时候过度乐观,有时候又过度悲观,而我只关心企业能否持续派息。
这也是我的理念。如果你并没有太多股票分红,那么你也可以看下自己储蓄保险计划的“年金”或者“未来提取假设”,算下自己投入储蓄保险的总保费,生效10年后预期就可以有每年8%或9%的提取率,这样稳定的现金流是不是也能给自己安全感?
这也是我始终建议不擅长投资的朋友们,必须优先考虑通过储蓄保险计划来增加被动现金流的原因。
2025年4月,我的1Wx1W组合买入了6支成分股。
1Wx1W组合目前已累积每年税后4138美元的被动收入,完成这个组合的目标3%。
看似还很远,但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在未来每年可以累积到的被动现金流,我就明白自己每个月的付出,都是在累积中。
当然,多元化投资也很重要。
除了1Wx1W之外,我还会每周定投QQQM和SCHD,同时每个月会把收入的5%投入到黄金ETF,然后把收到的港股和美股股息进行再投资。
或许川普执政期间,导致金融危机都有可能,但我们普通老百姓能做的,就是按照自己的纪律去定投。连给出各种预测的经济学家都无法靠股市暴富,我们普通人又有什么好“择时”的?问所谓“现在适不适合买入”,这些都是废话。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中国人本身已经持有大量的中国资产,同时又找机会配置一些美元资产,世界两大巨头的资产都拥有,脚踩两条船,才是最安全的。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当然是什么都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