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在小红书上看到有个人发了帖子问:
“炒股复利很厉害,为什么,没有几个复利成功的?”
其实吧,能问出这种问题的,本身就说明认知是错误的,如果这个真在我面前,我只会回一句:别投资股票,真的!
为什么呢?
“炒股复利很厉害”,这句话本身就是错误的,人家巴菲特和芒格说的最多是“复利很厉害”,但是人家“不炒股”,而是做“投资”,像真的拥有一家企业一样,进行股票投资。
我常常想起的巴菲特两个经典案例就是See's Candy和可口可乐,因为这两个消费类的品牌也就在我们身边。
特别是可口可乐的股息派发,更是让我憧憬未来我有没有机会看到自己二三十年前的投资,未来能够每三年股息就能收回一次投资成本呢?这就是复利。
我自己也有一个“实验仓”,在我“看不上的”缅A市场里,就是农行和中国银行。记得最初一笔投资是在2021年,大概分了几次买入后,至少过去3年我没有再有任何操作,除了把收到的股息提取到银行账户之外。
目前这两支股票的总回报率已经是这样了。
如果你相信中国国运,那么财经部直属的国有银行就是深度和国运绑定的投资标的,与国同休。既然你那么爱国,不投资国有银行,是不是心口不一?
我这个实验仓就是为了看下,长期持有正确的标的,在缅A市场里,是不是同样能够展现“复利效应”?
我知道为什么有人会把“炒股”和“复利效应”联系在一起,因为他们的认知中,投资复利效应是这样的:
这次赚了一个涨停板,获益10%,本金变成110%,然后再把这笔本金投入,再拿一个涨停板,本金变成121%,以此类推,从此走上财富巅峰,对不对?
但这是扯淡。无论网上有多少人在炫耀自己所谓“做T”,“超短线获益多少”,要么就是只告诉你他赚钱的那部分,要么就是他在忽悠你,等着你买他什么东西来割韭菜呢。咱们大部分普通人(无论你是不是高净值,这事儿跟你财富等级无关),根本没有能力和精力去搞这些。再说了,你再牛逼,搞得过人家量化基金?你凭什么觉得自己能够这么实现“复利效应”?
投资股票就跟买长期储蓄保险的心态是一样的:选择正确的计划,只要记得定期供款,然后忘掉它。若干年后,它一定会给你惊喜,你都会惊叹,原来不知不觉,自己累积了那么多!
当然,如果你选错,那么若干年后就是惊吓。所以,在投资领域,我从2021年后,再也不相信任何中概股。凡是投资咱们中国国运的,我只相信央企国企。
投资这种事儿,不同思维的人见面,微笑着互相道一声:SB。然后走自己的路就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