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环出入、身穿行政套装、满口各种行业黑话的金融精英们,他们自己的投资是不是应该很牛的?
以前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自从接触到很多香港金融从业的朋友,我发现,他们对于个人投资方面,经验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他们因为合规要求,不允许地投资资本市场,所有以前有钱最多也就买房。
那假设,他们投资不受限,他们是不是真的有很强的个人投资能力呢?
我只能说,在机构里拿别人的钱投资,和自己做投资,完全是两回事。
金融本质上是个服务业。金融行业里,绝大多数收入都不来自于投资增值,而是来自于伺候那些想要通过投资增值的玩家们的服务费。
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私人银行,都是如此。
但是,为了服务好玩家们,这些机构可是聘请了全球的专业人士,拥有海量的专业数据,你根本不可能掌握什么金融机构不知道的知识或信息。哪怕就是这样,他们依然只能靠提供服务来赚钱,能自己下场自己玩的,屈指可数。
那么请问,咱们这样半路出家的散户,凭什么觉得,自己能够在金融市场里,能赢他们呢?
是不是很悲观?
认清自己的能力,其实反而更容易找到我们的出路。
我在看洪灏采访时就被逗乐了,他说,为什么现在机构都要去配寒武纪?因为他火啊!涨得那么好。
人家的基金买了寒武纪涨了N倍,你还是在死守分红股、银行股,短期回报率远远落后,投资者难道不会拍桌子骂人?
他们不知道4000倍市盈率是什么意思?但没办法啊!若是寒武纪不行了,就让公募基金来接盘,让部份明星基金先走就是了。机构关心的是怎么让自己的客户开心,所以他们不屑于做很多“无聊”的投资,也不允许他们“无所事事”。
但他们看不上的,我们散户可以做啊。我们投资的是自己的资金,又没有人逼着我们一定要跑赢指数,跑赢隔壁老王,否则就把资金撤走。
既然我们没有这样的短期压力,那干嘛要在同一个赛道去和机构PK呢?你的网速能比得过人家量化?跑100米都喘的,就希望跑赢博尔特?
有人问我,你的组合能不能跑赢啥啥的?我说,不知道,也可能跑不过,但我不在乎。
我要的是:稳定的被动现金流+预期不错的长期资本增值。
稳定现金流就由我的港股现金流组合,QQQI定投,以及1Wx1W组合来提供。
9月的1Wx1W组合的投资已经完成,因为原版DGI买入一支MLP,但它对于我们非美国居民而言,税率太高了,所以我用QQQI来替代。
1Wx1W组合成立以来的累积回报率远远跑输纳指和标普500,因为它基本上是由大量价值分红股组成,远不如美股七雄那样的故事和爆发力。不过,这个组合又不是私募公募,不需要吸引任何人资金,我安心慢慢投资就是了。
预期还有16年,这个组合可以实现税后每月1W美元的被动收入。到时候够不够?不知道,反正它又不是唯一的被动收入来源。
除了现金流之外,指数定投也是必须要做的。每周VGT和QQQI的定投,以及用GOF的每月股息再去投资BTC和SPMO。这样的操作,不看盘,也不需要经常变。定期动动手指,就搞定。
同样,这样的投资方式,机构肯定看不上,包括很多“牛散”也觉得“太简陋”了。那又如何,你又不给我投资,目前的回报率让我满意不就行了?
上面定义我们散户就是金融消费者,如果你真的要去和机构那样争夺短期回报,那除了消费,真没别的了。
相反,我们要做的,就是机构看不上,不会这么去干的。然后像经营自己的私募基金那样,让这些上市公司和ETF公司帮我们干活,不要瞎指挥,安心看着,等着。
这样才能从金融消费者,逐步变成金融生意人,谁说摆个夜宵烧烤摊,就不是生意了?对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