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Wx1W组合的投资其实已经完成,可是昨晚突然又收到DGI的电邮通讯,内容竟然是“卖出”。
原来,之前组合内的成分股CCI刚刚宣布新的业绩展望,将会在第二季度开始削减股息。DGI的做法是:立刻卖出。
CCI这是一支提供电讯基础设施的REITs,类似的竞争对手就是American Tower。当时跟随DGI买入一次后,就再也没有新的买入动作,所以只持有10股,这个月也会从这家公司收到10美元左右的税后股息。
从该公司公布的信息来看,主要就会把光纤等卖出,获得的金额用来偿还债务,也因为卖出资产后现金流下降,所以2025年2季度的股息收入也削减到每股4.25美元。
DGI一贯的做法很简单:无论股价如何涨跌,只要该公司继续能够保持股息增长,那么就会一直持有。如果股息停止增长,那么不会再追加买入。如果削减股息,立刻卖出!
所以,当CCI公布这个消息后,虽然股价是反而上涨一些的,但是我也跟随DGI卖出所有CCI的股份,把获得的金额买入American Tower。
不过,有意思的是,DGI在随后又出一篇文章作为“反省”。
从他2018年开始建立这个组合开始,一共经历了6次组合内股息削减——包括CCI这次。随后,他调研了宣布股息削减后的股价表现:
至少从目前的结果看,似乎是挺“打脸”的!
除了WBA这家公司在削减股息后,股价继续下跌之外,其他公司削减股息至今,股价都有回升。甚至于,有些公司在宣布股息削减后,股价还节节攀升。
这是什么道理呢?
我觉得不难理解。如果一个士兵在战场上手臂受了重伤,必须要截肢才有更好的生存率,那么请问:该不该截肢?
我想专业的医生面对这个问题,犹豫一秒都是对自己医学学位的不尊重!
一家公司的盈利出现问题,无奈削减股息后,就是为保留更多的资金从而自救。虽说在宣布削减股息前,一般股价已经跌了很久了。可当“壮士断臂”的决心下达后,华尔街的大佬们反而会给这家公司一个机会,看看情况会不会真的好转。所以,股价未必就长期一泻千里。
即使检讨后发现这样的结论,DGI依然认为坚持“削减股息即卖出”还是正确的。我也认同。
一方面,虽说断臂更有可能保住性命,但这家公司已经在自救了,能否救活谁知道?干嘛要那么忠贞守着它?
另一方面,这样的卖出决定也比较简单。假设不在削减股息那一刻卖出,那该什么时候止损?等一个月?两个月?还是看啥特别的指标?一旦有不确定,那么纪律执行就会变得更难。
最后,因为1Wx1W这种组合风格把每一只股票的持仓比例都控制在5%以下的水平,哪怕在一两只股票上发生巨大的亏损,都不会造成太大影响;该止损就止,没什么要顾虑的。
不过对于绝大多数咱们普通投资者来说,我觉得还是投资指数基金ETF会更加方便,哪怕SCHD这种分红ETF,都有固定的算法机制淘汰和增补成分股,省得我们自己再去做决定。
如果1Wx1W组合不是跟着DGI做,我自己其实也觉得很难判断,比方说,我的港股组合里就出现若干次股息削减,最近一次就是中信国际电讯。
这家拥有澳门电讯垄断地位的电讯公司,又有中信集团背后撑腰做为大股东,在过去十多年都是保持了每年股息增长。但这个记录在2024财年终于划上句号。
可如今,股价也已经很低,即使削减股息后,股息率依然能接受。要换哪家?中移动?联通?他们现在可不便宜。
所以你看,这样的决定其实挺难做,知易行难。
投资就是如此,如果有个公式照做就能发财,那恐怕这世上穷人能少一半。
对于大部分散户来说,真的要投资股市,还是安心定投指数基金就行,别想太多。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