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力说-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 首页
  • 关于吉力
  • 现金流投资
  • 保险
  • 个人成长
  • 财经分析
  • AIGC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创造被动现金流,保险保障,以及个人认知,实现自由自在的生活
  1. 首页
  2. 现金流投资
  3. 正文

为什么有投资大V不建议ETF指数投资呢?

03/01/2024 0条评论

这两天我一直关注的Dividend Growth Investor的Twitter账号非常活跃,他分享了非常多关于为何不建议通过ETF投资的观点。

原本我觉得,如果只是通过投资SCHD这样的ETF来收取股息,而不是挑选个股,恐怕这样的大V也没啥好写了吧?

可是,当我仔细研读他分享的逻辑后,还真的开始动摇。我想通过这篇文章,来梳理一下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如果你有幸看到,对你有所启发,那也很荣幸。

DGI的Twitter中,也解释了这5点理由。单纯地看,似乎没有什么特别,那我们就举个实际的例子,来看下他的逻辑是什么。

在2024年2月26日,Dow Jones道琼斯指数进行调整,用Amazon替代掉了WBA。理由是:这一调整将增加消费者零售以及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其他业务领域的风险敞口,反映美国经济不断变化发展的内涵。

用电商取代传统的线下零售,说反应美国经济不断变化,理由或许是正确的,但是时机是不是有点晚呢?

这是Amazon和WBA两家公司过去5年的股票走势。哪怕仅仅在2023年,Amazon就上涨了91%,而WBA则下跌约40%。

你想下,假设WBA一直在你的持股里,已经承受了5年的下跌,并且还在今年1月宣布降低股息幅度达到48%。到了最低点,咱们要止损了。换的是Amazon,过去一年翻了一倍的股票,市盈率高达60倍。

你说,这是不是属于“低卖高买”?

更搞笑的是,WBA这家公司是在2018年被加入到道琼斯指数的,当时替代掉的是GE,通用电气。随后就开启了整整5年的下跌。人家GE呢,过去5年上涨144.72%,哪怕涨幅都是从2022年10月后开启的,但整个表现都明显都比WBA要好。

你耳朵旁有没有隐约听到“piapia”的打脸声?

我们总觉得,指数基金是“被动式投资”,指数是固定的,我们跟着买入一篮子股票就行了,不用操心选股。

可你没想到的是,这指数本身也是由人“主动地”订出来的,总是把最热门股票纳入到指数中,借口“反应当下经济环境情况”。可这不就是一种追涨杀跌的行为吗?

另外一个确实被诟病的,就是指数内的股票,其实并不是所有都是你认为值得投资的,咱们以吉力自己在定投的SCHD为例。

在目前的十大持股中,Verizon是最被人诟病的,持股比例占到3.91%,并不算小。可有AT&T之前的惨痛案例在前,很多人都觉得VZ最终也很难逃过类似的命运,毕竟都从事美国通讯业务,竞争过于激烈,大家都不看好VZ。

但是,如果我们持有SCHD,那么就等于被动持续买入VZ,哪怕你再怎么不喜欢,也得吃苍蝇般买入你不喜欢、不看好的个股。

我也不否认,这确实就是指数投资的一个巨大的缺点,特别是对于现金流投资而言,SCHD中的很多个股是否应该留在指数内,都值得商榷。但我们散户对此没有任何决策权。

最后一个ETF让人诟病的,就是“Rebalance”,再平衡。

所谓的再平衡,意思是在一个组合中,有少数股票涨得太好,市值增加速度较快,以至于原本只占持仓的10%,却慢慢增加到持仓的15%甚至20%。于是指数就不得不“再平衡”,把这些涨得好的卖出,买入其他涨得不好的,把持仓比例调整回原本的设定。

“再平衡”其实是在做“高卖低买”,看似是非常正确的,可是这样却会白白错失大牛股!

2023年出现一个新名词:Magnificant Seven,纳指七雄。2023年标普500和纳指的涨幅,基本上都来自于这七支股票。

哪怕这7支股票已经是纳指和标普500的前10大成分股,涨幅也挺好,但因为指数需要再平衡的关系,指数ETF的持有人变相要承受“边涨边卖”的结果。最终获得的回报,远不如直接持有这7支股票。

这事儿并不稀奇,无论什么时代,你都能发现股市里只有少数公司(比例远小于10%)能脱颖而出,大部分公司都是平庸的。如果我们用指数投资的方式,那么我们确实在不断止盈大牛公司,来补仓平庸的大多数。指数投资,就必须接受这事儿,毕竟,也没人会知道,到底哪家公司会牛逼,对不?

讲完这些,我们再回头看看DGI的Twitter上说的,你认为有没有道理?

那你也一定会问,这不是又要回到选股了吗?散户哪有精力去搞这些?DGI的关注也很简单:如果你希望从投资里获得收益,确实得做一些功课,毕竟要明白公司好还是不好。

但研究得再透彻,都不知道未来会如何。所以,DGI推崇的方式,就是在每家看好的公司上,投入一定的金额,分散投资,随后就让它一直放着,直到这家公司削减股息或者被并购为止。在此之前,无论涨得再如何,都不去管它。

这种策略被称之为“Coffee Can Approach”。把股票放到你的“饼干盒子里”(咱们中国人更常见),然后放床底下。若干年后,你很可能会发现,有一两只股票让你赚了超级多的钱,而其他大部分都不咋地,有少数甚至于被清零。可是,那一两只赚的钱,足够让你心满意足。

吉力自己在跟随DGI做的1Wx1W投资组合,用的就是这样的方式。

不过我也没有停止定投指数ETF,毕竟它适合懒人,连巴菲特也建议散户投资标普500,不能不听啊!那不如就两者都要,最终让实际结果来验证吧。

标签: 暂无
最后更新:03/01/2024

吉力

Attraction志同道保险团队长, 迈向财富自由之路的保险人。 通过我的个人网站,你能更好地认识我, 从我的分享当中,收获启发。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财务自由之路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原来投资风险不来自于股价波动,而是一条短信... 从翻了一倍多的内银股看“股票的复利回报” 投资美股要收税了? 对美元升值导致TW保司巨亏!那香港保司会如何? 专业的现金流投资者,回报能跑赢指数ETF? 在IB券商,像巴菲特那样“借钱”投资日本五大商社,怎么做?
亏麻了怎么办?关掉关掉!2025年4月小结哦哟!友邦公布的2024年分红实现率是这样的给孩子投保香港储蓄险,如果离婚,要分割?我的退休策略:靠股息生活,而不是靠卖股票黄金至今跑赢股市,还值不值得投资?第一支女儿红,2019 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 Pauillac
怎么让自己成长为“X总”? 打盹致富法:利用无聊的股票红利 你看!美股真的跌了吧! 很多人嘲笑张朝阳躺平,其实他才是我们的榜样! 从事香港保险的高才,续签的流程是这样的 听巴菲特的话:买完股票,干嘛还要盯股价?
联系吉力

标签聚合
电讯盈科 KR SCHD 1Wx1W 友邦保险 农业银行 长江基建 MO 中国银行 国际家居零售
小广告

COPYRIGHT © 2023-2025 吉力说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