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看到这么一个帖子,来自于某美股券商,有网友说,自己的美股投资被要求征收个人所得税。而且是按照“逐笔盈利”进行征收。
有意思的是,这个网友生成自己的本金只有5W美元,但是三年半累积的交易金额竟然高达1.61亿美元?这是什么神仙操作?更夸张的是,这么一顿“操作猛如虎”,竟然还亏损了99.5%的本金???
这点我实在看不懂,所以也有人质疑,这事儿到底是不是真的。
但是那个帖子下方的留言,却也有网友表示,也收到了类似的短信。而这个楼主,也在5月12日留了评论说:已经递交了相关资料给与税局。
对于这个信息,有一部分我是挺惊讶的,但也有一部分是“正常操作”。
因为根据咱们的税法,海外收入或收益,本身就是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
有朋友看到我的美股现金流的股息需要缴纳30%的withholding tax就觉得很多,说内地税务居民身份只需要预扣10%就行。并不是内地身份就更有优势,而是两国签订的税收协定里,剩余的20%是要向咱们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合起来同样是30%。
只不过,基本上以前没有人主动申报过,或许税局也不知道该怎么核实、怎么征收,于是大家就默认:内地居民收美股股息,只扣10%。这是错误的。
让我比较惊讶的是,这个帖子里提到,这个所得税竟然是“逐笔交易”征收,而且不能用亏损去弥补,这个就很麻烦了。
比方说,你投资了某支股票,运气很好翻了1倍,于是立刻卖出。随后,你又买入其他股票,很不幸踩雷,亏了50%。搞了一大轮,其实你的资产完全没增长。
可是,如果按照逐笔盈利来征收的话,那么这翻1倍的交易,就要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相当于就是你本金的20%。哪怕后来又亏回去了,这笔钱也得交。
结果,市值原地踏步,但税却交了本金的20%......
因为咱们中国股市没有“资本利得税”,所以大家对这样的税收方式不太习惯,可是美国的投资者就经常要把税给考虑在内。
巴菲特愿意长期持有资产,不愿意短期炒卖,有很大的原因也是因为“节税”,没有卖出,就不会有“realized capital gain”,那么就可以递延税收到未来。当然,收取的股息也同样是要征税的,在美国税法里,还会细分这个dividend是属于qualified dividend还是ordinary income,非常复杂。
假设,未来对个人投资美股真的会这么征收个税的话,长期持有,而不是低买高卖的短炒,就是投资美股的唯一正确方式了。
很坦白说,税务问题也是很多高净值人士最好考虑身份规划的原因之一,能够获得低税率地区或国家的税务身份,其实能够解决很多问题。
不要觉得很多人拿香港身份只是为了孩子教育啥的,香港的低税率环境,才是吸引很多人更大的原因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