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力说-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 首页
  • 关于吉力
  • 现金流投资
  • 保险
  • 个人成长
  • 财经分析
  • AIGC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创造被动现金流,保险保障,以及个人认知,实现自由自在的生活
  1. 首页
  2. 保险
  3. 正文

保险公司会不会像硅谷银行那样被挤兑?

03/14/2023 0条评论

最近网上各种讨论美国硅谷银行和其他小银行出事,这事儿跟咱们普通老百姓八竿子打不着。

不过有朋友问起:那类似的事情在保险公司身上有没有可能发生?

吉力的回答很简单:几乎不可能。

硅谷银行的出事,主要原因就两个字:挤兑。

这事儿,放任何银行身上都吃不消,并且这是一种“自我预言实现”。

比方说,你在硅谷银行存了钱,担心想要取钱时,银行没钱给你;于是,你就去银行把钱取出来;隔壁老王也在这家银行有存款,看到你着急提款,怀疑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是自己不知道的?于是,他索性也去银行提款;隔壁老张也看到了......

当有越来越多人开始要提款时,银行真的拿不出那么多现金来偿还,于是有更多人担心这家银行是否真的有钱,挤兑发生,银行必定完蛋。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主要还是在于银行是靠“印钞票”来经营的。

你存入银行的1000元,银行计提10%的准备金,随后就可以再放贷900元给老王;老王做了贷款,通常是不会真的提现金的,依然是在这家银行账户上,所以银行只需要调整账目,记了一笔给老王的900元贷款,以及900元存款。实际上没有任何现金的变动。

银行对于这900元存款,再计提10%准备金,于是又有810元可以放贷给老张,以此类推。

理论上,如果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是10%的话,那么银行就可以把这最初的1000元存款,放大10倍,这些钱就被银行“印出来”了。

可是,你别忘了,银行真正收到的,也就是最初的1000元而已。

并且,就算这1000元,银行也不会白白的躺在账面上,一方面,肯定会有人真的提款把钱取走的;另外,银行也会通过银行间拆借,提高自己的资金回报率。

所以,一旦有大量存款人来要求提款,银行没有那么多立刻可以应对的现金,就出现了“流动性问题”。当银行没法应对提款要求,就如同硅谷银行那样,只好被接管了。

但留意,人家并不是破产!只要贷款风险可控,投资安全,银行绝对是有足够的资金应对存款的。

 

这样的事儿,在咱们中国的大环境下,根本不用担心会发生。

咱们大部分的银行都是国有或者股份制,信誉基本上由国家作为担保,并且还有存款保险机制。

只要老百姓相信,银行在我需要用钱时,能够把钱给我,那么就不会发生挤兑的可能。银行的经营,也会很安全。

如果你真担心,那么每家银行不要存超过50万,低于存款保险的上限,只要你相信国家,那就完全可以放心。话说,咱们中国老百姓有多少银行账户里超过50万存款的?担心这事儿,完全多余。

那保险公司会不会有面对挤兑的风险呢?以我的认知,风险很低。

保单和银行存款完全不同。

如果是纯保障型保单,只要你没有出险,那么保险公司收到的保费,不会出现要退钱的事儿。

如果是终身型重疾险,退保可以拿到的钱要远远小于保额,所以提前退保重疾险,到底亏得是谁?

如果是储蓄计划,保险公司的确就要兑付未来的保单退保价值或者年金。这些都会属于保险公司的“负债”(未来预期理赔金额的折现,也属于保险公司负债),监管要求保险公司必须计提相应的金额,保证在正常退保率的情况下,可以完全兑付,也就是大家常听的“偿付率”。

如果发生“非正常退保率”的情况,也就是大家都同时来退保,保险公司的压力是肯定会有的。但保险公司大部分资产也都是投资在国债、企业债,少部分投资在股票和地产上,特别是国债的流动性根本不用担心,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国债,都可以很快在市场上卖出变现。

而且,保险公司不会像银行那样“印钞票”,收到保费后就去做投资,客户出险就拿钱理赔,模式比银行要安全得多。

另外,保险公司的保单通常都是长年期年缴的,特别是重疾险、医疗险客户,只要这些保单不断保,保险公司会依然有现金流入,投保人不可能立刻换到另外一家保险公司。所以,相比银行而言,保险客户的粘性要大得多。

当你发现,完全不需要担心,并且自己提前退保反而会让自己白白损失的时候,挤兑这事儿自然也就不会发生。

就以安邦保险当时被接管为例,我相信当时的安邦客户也会担心吧?可是出现了“挤兑退保”的事情么?没有。当时的银保监也发布过公告:

截至2020年1月,接管前安邦集团发行的1.5万亿元中短存续期理财保险已全部兑付,未发生一起逾期和违约事件,保险消费者和各有关方面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有人会问:有没有可能,突然间有很多人来理赔重疾或人寿,保险公司没有足够的资金应对呢?因为保额就比保费要高很多呀!

如果理赔率大大上升,确实也会有影响。

但是,什么样情况下,会发生相当大规模的人同时患上重疾,甚至去世?我想,这个情况下,咱们关心的恐怕真的就不是保险那么简单了,对不?

同时,出售健康类保单的保险公司,为了进一步降低自己的风险,会找再保险公司进行风险转移。

如果你想要投保保额为1亿的人寿险,保险公司自己是无法承保的,一定会把你的财务和健康信息,找再保险公司进行核保与询价,然后决定是否承保。

保险公司在风险管理上,绝对想得要比你远得多,全面得多。为什么保险公司精算师们得考那么多门考试才能拿证?这完全和“火箭科学”没啥区别。

 

总结一下,挤兑这样的事情,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发生的可能性很低,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投资管理,以及监管,都保证了保险业务不会有严重的流动性问题。

更何况,保险涉及了人数极广的普通老百姓,任何国家对于保险公司的监管都会极其严格,甚至于出手兜底。放心吧!

如果吉力的认知有误,也欢迎大神们通过留言指正!

标签: 暂无
最后更新:05/09/2023

吉力

Attraction志同道保险团队长, 迈向财富自由之路的保险人。 通过我的个人网站,你能更好地认识我, 从我的分享当中,收获启发。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财务自由之路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原来投资风险不来自于股价波动,而是一条短信... 从翻了一倍多的内银股看“股票的复利回报” 投资美股要收税了? 对美元升值导致TW保司巨亏!那香港保司会如何? 专业的现金流投资者,回报能跑赢指数ETF? 在IB券商,像巴菲特那样“借钱”投资日本五大商社,怎么做?
亏麻了怎么办?关掉关掉!2025年4月小结哦哟!友邦公布的2024年分红实现率是这样的给孩子投保香港储蓄险,如果离婚,要分割?我的退休策略:靠股息生活,而不是靠卖股票黄金至今跑赢股市,还值不值得投资?第一支女儿红,2019 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 Pauillac
投资美股要收税了? Canadian National Railway Company (CNI) 投资分析 Diageo plc 投资分析 人工智能新视野:它如何开启我学习销售的全新思路 恒大人寿怎么就资不抵债了呢? 1Wx1W组合的第3个月报告
联系吉力

标签聚合
SCHD 友邦保险 国际家居零售 1Wx1W 中国银行 长江基建 农业银行 MO 电讯盈科 KR
小广告

COPYRIGHT © 2023-2025 吉力说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