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新开始学习香帅老师的《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笔记,能够给更多感兴趣朋友们一些启发。
在第三课《现代人如何抵御风险》这门课,香帅老师提到:股票存在的意义,是让更多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最经典的案例,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了。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全名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United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简称VOC)成立,它是荷兰政府授权的一家贸易公司,主要与印度尼西亚群岛(尤其是爪哇、苏门答腊和摩鹿加群岛)以及东南亚其他地区进行贸易,主要进口香料、丝绸等商品。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其鼎盛时期是世界上最大最强大的贸易公司之一,并在印度尼西亚建立了殖民地。当时东印度公司开拓东南亚确实面临着很高的风险。这些风险包括但不限于长途航海中的海盗袭击、船只遭遇风暴或触礁、船员疾病、与当地土著的冲突以及与其他欧洲竞争对手的贸易竞争。为了应对这些风险,东印度公司采用了股份制这一组织形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股份制公司,我们先来想象一下,你和你的小伙伴们想要一起开一家咖啡店店。但是,开店需要很多钱,你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储蓄不够。这时候,你们决定把钱合在一起,每个人出一部分,成为这家咖啡店的“股东”。这样,大家都有一部分咖啡店的所有权,而不仅仅是一个人全拥有。这就是股份制公司的基本思想。
荷兰东印度公司当年采用了股份制公司的方式,从而可以:
- 风险分散:因为每个人只出一部分钱,所以风险也被分摊了。就像你和小伙伴们开咖啡店一样,如果生意不好,每个人承担的损失会比较少。
- 筹集资金:股份制公司能吸引更多的人投资,这样公司就能筹集到更多的钱。有了更多的钱,公司就能做更大的生意,赚更多的钱。
- 激励管理:股东们会关注公司的经营情况,以保护自己的投资。这样,公司的管理者就会更加努力地工作,以取得好的业绩。
香帅老师在课程中的观点就是:荷兰之所以能成为海上帝国,其实是和股票的风险共担功能密切相关的。但目的,是为了大家一起贡献收益!
但这事儿呢,到了现在,就有点“变味”了。
股票如今,很多时候意义在于“大股东套现”,以及成为“合法的赌场”。更令人惊讶的是,有些公司上市,几乎就是为了问股民们要钱,去偿还自己的债务的。
没错,风险是“共同承担”了,但收益呢?跟你们关系也不大。
最近就有一则新闻,农业巨头先正达集团之后可能要在上证主板上市,这家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植物保护、种子、作物营养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从事现代农业服务,看上去很无聊,对不对?但人家目标的集资额可能高达650亿!
集资650亿是什么概念?如果以这样的融资规模上市,将成为A股史上第四大IPO,仅次于农业银行(募资685.29亿元)、中国石油(募资668亿元)、中国神华(募资665.82亿元)。是不是相当牛气?
那这家公司很牛吗?我们看下财务数据:
2020年度~2022年度,先正达的营收分别为1587.79亿元、1817.51亿元、2248.4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39亿元、42.84亿元、78.64亿元。
这就有意思了,一年利润也就78.64亿,但集资额高达650亿,换言之,把未来9年的利润,全部一下子从股东手里“赚出来”了!市盈率高达70倍!也就是说,股民们如果按照这样的定价认购股票,得拿70年的利润才能刚刚回本。况且,农业研发的利润增速,怎么想也不可能太快吧?我想问,这样坑人的上市,怎么能成功?
这公司打算集资650亿,用来干嘛呢?
根据他家的上市招股书,其中有30%是拿来还债的,总共195亿!还有208亿用来全球收购;还有所谓尖端科技研发费用和储备,也高达130亿!收购和研发,这些坦白说,都可能是不靠谱,打水漂的事儿。如今中美关系这个样子,国外的好公司能被你收购?别扯淡了。说白了,这集资,纯粹就是为了填补之前的窟窿。
这家先正达,本身就是中国中化100%持股的子公司,换言之,人家就是一家国企。缺钱了,母公司也没余粮,就把手伸向了资本市场,把股民们当冤大头。
你说,咱们散户都不申购不就玩了吗?他集资也集不到那么多!别天真了。散户不申购,公募基金们可以承担这样的“政治任务”呀。公募基金是谁的钱?不还是咱们老百姓的血汗钱?你以为不炒股就能逃过这样的坑了?只要你投资基金,一样逃不了!再加上,各种其他国企、保险公司一起帮衬,反正都是兄弟公司,是赚是亏,对国企的领导们根本没啥影响。接盘的,最终还是想从股市、基金里赚点小钱的老百姓。
看着人家美股长期向上,散户持有美股,股价、股息都有赚,真正能通过陪伴公司成长,自己也获得丰厚的退休金。这样美好的事儿,这样伟大的金融工具,到了咱们A股市场,却完全变了模样。
吉力自己看着目前依然亏损20%以上的公募基金,也挺后悔几年前为何脑热想要通过基金来参与到内地股市的,经不起那波基金大涨的潮流,还是不够成熟,太冲动啊。
看到A股市场如今种种,实在失望。还是奉劝各位,尽量远离吧。
文章评论